close
【漫長的長照起點~最艱辛的普通病房】
 
轉入普通病房,並不代表病人已經好了,而是要讓病人積極向下一關(復健病房)邁進。
 
在這一關,病人家屬要有心理準備,雖然只有七天,卻是最艱辛的長照起點。但請不要因此輕易放棄病人,既然是起點,也意謂著病人一天會比一天進步。
 
首先,要有心理準備,病人不一定是你以前熟悉的模樣;當我看著以前聰明伶俐的先生,變成現在眼神呆滯的模樣,以下這張照片中,(是我妹妹拍攝的,最前方的是我家老三),我家老三茫然的神情,道盡當時我們全家人的心情!
普通病房照.jpg
 
生理上,我好似新手媽媽,要照顧一個連自己翻身都做不到,又大又沉重的嬰兒。而這個嬰兒白天總是在睡覺,没有反應。半夜則是眼睛睜得大大的,也不說話,根本不知他腦神經功能受損情形如何?他究竟會變成什麼樣的人?會不會變成低能兒?此時的心中很是忐忑不安!
 
除此之外,在普通病房,因為護理師一個人要照顧十幾個的病人。所以病人的吃喝拉撒、從頭到腳都是家屬自己要處理:
 
#吃是用鼻胃管餵食完膳之類的營養牛奶(護理師會教)。没有食用完的營養牛奶,出院時可以帶回家。
 
#要準備及換洗病人衣物。(在普通病房,醫院就不提供病服了)
 
#採買用品(尿布、尿布墊、衛生手套...等等),醫院內的醫療用品店賣的比較貴;使用量最大的尿布.尿布墊可以去大賣場一次採購,或上Costco網站購買配送,一個月省下來的錢也不無小補。
 
#要與家屬協調排班照顧病人,或是找看護;這個部份在呼吸照護病房期間,就要先向醫院或仲介公司申請日薪看護(以24小時計),一日1800元到2200左右.以免照顧人力銜接不上。
 
#要申請安排別家醫院復健病房(台大說他們的復健病房很滿,不一定有空床,可是只有短短的七天欸!叫我一時之間去哪裡找呢?還好這一關又順利渡過,排到了台大的復健病房)。
 
#要跟醫生、護理師溝通病人的狀況處理。
 
#要安撫孩子們的緊張情緒,要跟公公說明情況(他重度重聽)。因為先生是獨子(小姑在國外),公公又年事已高(近90歲),一夕之間我被迫成為一家之主,白天要上班,下了班要獨自面對各種狀況和壓力,還不能倒下來...
 
#身為太極門弟子,此刻終於知道每日練功的重要性。自從先生生病以來,我每天儘量抽時間練功,十分鐘也好,保持體力和讓自己靜心,讓我有勇氣和智慧熬過這段艱辛日子!
 

【儘量不要讓病人再轉回加護病房】

曾經照顧過病人的家屬,都知道把握黃金復健期的重要性;不過,我想大部份的人,應該不知道,黃金復健期是從中風的那一刻就開始;越早讓病人開始下床復健,對病人越有幫助。
 

話雖如此,只是此時的病人剛動完手術,狀況最差,照護注意事項最多,請閱附表(這是台大牆上貼的)。而此時的我們也是照顧新手,所以時有耳聞,病人因為照顧不周,引發併發症,再轉回加護病房。或未勤換尿布,或長時間未翻身,引發褥瘡等狀況發生。

普通病房照護重點.jpg

雖然我先生並未有以上狀況發生,但當時以我(女生)的力量,要照顧偏癱的先生,其實是非常吃力的(下段會分享),也有可能因為自己或看護照顧不周,而又讓先生轉回加護病房。
 
所以趁現在先生已恢復到半生活自理,女兒們也能分擔照顧爸爸,而自己記憶還猶新時~分享過來人的經驗,希望能對剛面臨此狀況的妳們(特別是女性家屬)有所幫助。
 
家人們一起有共識,能同心協力,幫病人渡過難關,就是幫自己渡過難關。
 
女性家屬因為力量小,所以學習正確的看顧技巧是很重要的(同時也避免自己受傷)。在醫院時可以請教護理師,或上YouTube搜尋「彰化基督教醫院」「趙可式」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」有製作一系列翻身、換尿布、擦澡影片教學,解說很仔細,很適合新手觀看。
 
不過影片中示範用的是假人,尿布包的位置不對,重來幾次也不會累。而我第一次幫我先生換尿布,就花了半個多小時(此時他的臀部還無法抬高)!第二次.第三次..也好不到那裡,所以在先生能控制自己排尿,用尿壺接尿前,一天數次的換尿布和換床單,是我和看護最大的惡夢!
 
最近請教了行家,針對包尿布一次就上手,預計製作成影片分享,讓女性照顧者能很快上手,多掙些休息時間。也不要以為看護都很擅長包尿布(不是紙尿褲喔),像我碰到的外籍看護,就剛好不太會包。
 
在這裡,我忍不住要抱怨一下,成人紙尿布即使~很努力的~包的正確,前面也多貼一片小尿片,我先生(男生)還是常會滲漏,讓人很洩氣。所以能換的輕鬆~很重要~自然看護也願意常更換。尿布儘量挑透氣性佳的牌子,避免褥瘡或尿布疹等狀況發生。
 
 
【我的新手照顧經驗甘苦談
 
轉入普通病房後的第四天,看護突然跟我告假兩天,(她嘰哩呱啦說著印尼話混著國語,大概是說我們應該會請她一段時間,要先安排私事和做禮拜)。因為之前跟著她一起換過幾次尿布,想說自己呢;好歹也換過三個孩子的尿布,有什麼難的,便一口答應!
 
誰知第一次就碰到同時換尿布及換床單的大工程,我先生右側雖是好邊,卻因久躺無力自己翻身。而癱瘓的左側,不知為什麼,沉重的好像一塊大石頭(他此時的體重大約七十多公斤),咬牙使盡全身的力氣想翻動他,卻一動也不動,不得已,只好趕快向護理師求救。
 
接下來的兩天,每次的大小便換尿布、床單,雖然護理師有教過技巧 ,每每還是搞得手忙腳亂。我的身體越來越疲累,耐性也越來越差...
 
而這只是換尿布,每天的基本照護還有下列項目:
 
1、每隔二小時要翻身,中間還要注意將滑向床尾的病人「緩緩抬回」(這比翻身還難,我只好請護理師一同幫忙) 
 
2、每天早、中、晚手腳關節被動運動。

3、每天定時四次胃餵管餵食。

4、進食後半個小時餵藥。

5、進食前半個小時要先翻身拍背,左邊拍一百下,右邊拍一百下;有時拍的位置不對,或力道不夠(後來才知可以買拍痰杯),未順利將痰排出,就要抽痰。看到先生抽痰的痛苦模樣,心中真是愧疚...(還好他的短期記憶受損,日後也不記得了)
 
此時因病人還無法洗澡,可以用稀釋的沙威隆擦澡。另外看護建議我買3M乾洗潔膚液(噴劑),在每次換尿布時,可順便清潔私密部位和臀部皮膚(這還蠻有效的,自從我先生生病以來,還未曾得過褥瘡或尿布疹)。
 
整天下來手忙腳亂,没有一次餵食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(總是被護理師碎碎唸)。而餵完睡前最後一餐,加上清洗整理,時間已是快十一點。自己簡單梳洗,回覆親友關心的line後,就寢時,都快十二點了。
 
而隔天六點多就要起床幫先生換尿布、尿布墊、擦澡、拍痰,否則趕不上八點的第一餐。
 
經過了這兩天,箇中辛苦,没有親手照顧過的人,真是無法深刻體會!
 
 
有良好的照顧品質,才有健康的病人】
 
啦哩啦雜寫了一大堆,不是要嚇唬大家,只是分享一個過來人的經驗,看護是一個很耗體力的工作,醫院的居住環境也不比家裡舒服。如果選擇不請看護,那麼為了讓病人能有良好的照顧品質,建議不要將照顧工作,全部落在一個人身上。
良好的照顧品質.jpg
 
這時最好的伴手禮,除了錢以外,就是協同照顧。一週最好能讓主要照顧者完整休息一至二天。或者讓照顧者能好好用餐/或安心的睡個小覺/或幫忙買東西/或一起幫忙換尿布,雖然只是舉手之勞,都是很有用的協助喔!
 
我妹妹再分享一個真實案例:她在台北巿立醫院松德院區工作,院內曾發生六十多歲老太太,獨自一人照顧臥床的先生,因為太勞累,結果在醫院發生心肌梗塞,當場死亡,連送到醫院的急診室都來不及.....。
 
 【令人措手不及的住院轉院             
 
經過了人仰馬翻的七天,這中間還要面臨一個令人措手不及的情況就是在短短的七天之內,家屬要找到下一家醫院轉院!?
 
這不是醫院在找家屬麻煩,因為這是健保局的規定,同一間醫院,同一個科別,健保病房有住院28天的限制,所以病人轉入普通病房時,差不多是28天的最後一週了。而轉入復健病房後,因為是不同的科別,所以是重新計算。
大部份的家屬想法應該和我一樣,是不是一頭霧水?為什麼病人在這間醫院開刀,卻不能直接轉入復健病房呢?這點我也不太清楚,我和我朋友碰到的回答,都是復健病房客滿了,排隊的人很多,醫院會建議你轉院比較快有病床。

看著病床上剛動完手術的病人,誰都希望不要轉院,感覺上是有風險的事,但又礙於健保局的規定,這時家屬能怎麼做呢:
 
1、在這個階段,也是有家屬直接將病人帶回家,只是我個人是選擇讓阿北繼續住院治療,一來是我没經驗,不知道該如何照顧中風病人。二來是阿北雖然過了急性期,但擔心有其他併發症或二次中風的發生,在醫院的話,可以馬上接受治療,安全有保障。所以我是跟醫院哀,說明自己的難處,表達轉院有困難,也可以請醫院幫忙轉介。不知是不是哀有用,還是運氣很好,剛好第六天通知有病床,第七天就直接轉入復健病房。

2、排健保病床:如果哀也沒用,實在没健保床位時,趕快聯絡其他醫院復健科詢問。這裡要提醒您的是,以大台北地區(台北巿和新北巿)為例,大型醫院才設有復健病床。有開設復健科的地區醫院,並不一定有復健病床喔,這個在電話中要問清楚,以免白跑一趟。記得先跟醫院申請【病歷摘要】,代替病人先去復健科掛號登記,建議多排幾家醫院,比較有機會排到。(在這裡小小抱怨一下,這個【病歷摘要】夭壽貴,以張數計價,阿北的一份就要五百多元)
如果後面的醫院銜接的時間點不太好的時侯,可以先自費住院等待病床或先出院帶病人回家等通知。另外,如果不是很在意地點遠近,可以選擇長庚復健科,因為長庚有多家分院,可以直接分院間轉院,省去排隊時間。
雖然現在中風病人健保病床可以住到兩年,但通常六個月內較易排到床位。
 
3、有商業保險或經濟能力許可則可選擇轉為自費住院。
 
以上是我個人在普通病房的甘苦談,只要全家人同心協力,病人會越來越進步,照顧會越來越輕鬆。像我先生目前已從重度進步到中度,物理治療老師說他還有進步的空間。請家屬不要在初期這個階段感到灰心或害怕照顧的壓力,就將病人送往護理之家或又送回加護病房,這樣恐怕會擔誤了病人的黃金復健期。我在這裡誠懇的建議,要給病人信心和機會,早日和家人一同返家,這才是病人最大的心願!

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,請給予支持按讚或幫忙分享喔~
 
有關於住院轉院的流程與經驗分享,請參考Vivien媽媽的經歷分享~
vivienjim.pixnet.net/blog/post/227868611-轉院(大台北地區)的流程跟住院經驗分享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腦動脈瘤 復健 換尿布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輪椅阿北 的頭像
    輪椅阿北

    輪椅阿北站起來

    輪椅阿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